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40:03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81)
活着观后感
题记:活着,是生命最本真的姿态。
《活着》这部电影以极其朴素的叙事方式,将中国农民福贵的一生娓娓道来。当片尾字幕升起时,我久久不能平静。这不仅是一部关于苦难的史诗,更是一曲关于生命尊严的赞歌。影片中福贵与亲人相伴相守的点点滴滴,让我深刻理解到:活着,不是简单的存在,而是对生命最深沉的敬畏与热爱。
影片开篇便以福贵输光家产的场景,将命运的无常展露无遗。这个看似荒诞的开端,实则是命运对人类最深刻的嘲讽。当福贵在赌场里输掉祖宅时,他的人生轨迹已然偏离。但正是这种偏离,让观众看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:无论命运如何捉弄,人总要为自己而活。影片中福贵在失去所有家产后,没有选择自暴自弃,而是扛起锄头走向田间地头。这种面对苦难时的坚韧,恰是生命最动人的光芒。就像黄河水在黄土高原上冲刷出的沟壑,看似伤痕累累,却孕育着新的生机。
在福贵与家人的相处中,我看到了生命最温暖的底色。他与凤霞的相依为命,与有庆的血脉相连,与家珍的相濡以沫,构成了生命最本真的图景。当凤霞因病去世时,福贵颤抖的手抚摸着女儿冰冷的面容,这种痛彻心扉的悲伤让人动容。但更令人震撼的是,他依然坚持耕作,用劳动填补内心的空缺。这让我想起敦煌壁画中那些历经千年风沙依然鲜艳的色彩,它们历经磨难却愈发珍贵。福贵在失去亲人后依然选择活着,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生命最深刻的诠释。
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,是福贵面对苦难时的从容与坚韧。当有庆因抽血过多而死时,他强忍泪水继续劳作;当家珍在病榻上等待丈夫时,他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。这些场景让人看到,活着不是逃避苦难,而是直面苦难后的坚持。就像长城砖石在风雨中剥落,但依然屹立不倒,这种坚韧才是生命真正的力量。福贵在亲人相继离世后,依然选择与老牛相伴,这种选择彰显出生命最本真的状态:活着,就是与命运抗争的勇气。
影片结尾,福贵与老牛的对话令人动容。当他说"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,全是我亲手埋的"时,这种悲凉中蕴含着坚韧。这种生命状态让我想起黄河岸边的芦苇,它们在风沙中摇曳,却始终扎根大地。福贵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,活着不是追求富贵荣华,而是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时光。就像敦煌石窟中那些历经沧桑的佛像,它们的面容被岁月侵蚀,但精神却愈发清晰。
《活着》这部电影用最朴实的语言,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尊严的故事。当福贵在亲人离世后依然选择活着时,这种选择超越了时代的界限。它让我明白,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,而在于经历多少苦难。就像黄河水穿越黄土高原,虽然泥沙俱下,却始终奔流向前。这种对生命的敬畏,这种在苦难中依然选择前行的勇气,才是《活着》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。当我们看到福贵与老牛在夕阳下相依相偎的身影,就会明白:生命的意义,不在于结局的圆满,而在这过程中的坚持与热爱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活着观后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