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搞笑说说 > 祝福句子 > 本文内容

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写作指导+范文 轻叩诗歌大门四年级

发布时间:2025-09-27 18:40:07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43)

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(精选14篇),轻叩诗歌的大门(大全六篇),四下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微课教学,综合性学习: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

轻叩诗歌的大门

题记:诗是灵魂的叩门声,每一次轻叩都能唤醒沉睡的星辰。

推开老宅的木门,我总习惯性地走向西侧的书架。那扇斑驳的红漆木门上挂着褪色的"诗韵"铜牌,门轴吱呀作响时,仿佛听见千年前的诗人吟诵。书架第三层的玻璃柜里,整齐排列着泛黄的诗集,像等待被唤醒的沉睡精灵。我时常在暮色里抚摸这些书脊,指尖划过那些凹凸的烫金标题,忽然觉得这扇门不是实体,而是连接古今的时光之门。诗歌的韵律在空气中流淌,带着墨香的字句在阳光下闪烁,像无数等待被开启的宝匣。这扇门的存在让我明白,诗歌不仅是文字的堆砌,更是人类情感的永恒密码。

门扉半掩时,总有一缕墨香从缝隙中飘出。那是祖父留下的《诗经》手抄本,纸页间夹着干枯的桂花,每翻一页都像触碰一段古老的记忆。记得七岁那年,我踮着脚尖够不到书架最顶层,祖父便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托住我的肩膀。他教我念"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",说这是先民对爱情的最初咏叹。那时的我不懂平仄,却在"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"的吟诵中,看见了粉红的桃花从纸页间绽放。诗歌的门扉在童年的黄昏里轻轻开启,让一个懵懂的孩童第一次触摸到文字的温度。

门后的世界总是充满惊喜。去年深秋,我在图书馆的古籍区发现了一本清代诗笺,泛黄的宣纸上墨迹犹新。某页写着"秋风起兮木叶落,洞庭波兮木叶飞",墨色在时光里沉淀出琥珀般的光泽。当我用放大镜仔细端详这些字迹时,突然发现每个笔画都藏着故事:横折的顿挫是诗人的心跳,撇捺的舒展是情感的流动。更奇妙的是,那些被岁月磨旧的诗句,竟在某个雨夜突然鲜活起来。我听见李白的酒杯在青瓷盏中碰撞,看见杜甫的眉头在宣纸上皱起,感受到李清照的泪水滴落在词笺上。诗歌的门后,时光仿佛凝固成流动的画卷。

门廊深处总飘着若有若无的叹息。去年冬天,我在旧书市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诗集,书页间夹着半片枯叶。翻到"梧桐更兼细雨"那页时,忽然觉得这诗句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记忆的闸门。十年前的雨夜,母亲在台灯下为我读《雨巷》,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春日的溪流。那时的我不懂"丁香般的姑娘"为何如此动人,却在"撑着油纸伞"的描述中,看见了雨滴在伞面上跳动的光影。这些记忆碎片在诗歌的门廊里交织,让每个字都有了温度和重量。

诗歌的门扉终将在岁月中开启。每当夜深人静,我总会翻开那些诗集,让文字在月光下起舞。有时是辛弃疾的"醉里挑灯看剑",有时是苏轼的"大江东去",这些诗句像星辰般点亮我的夜晚。我渐渐明白,诗歌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墙,而是每个人都能轻叩的门扉。那些被时光打磨的字句,终将在某个清晨,成为照亮现实的灯火。此刻,我轻轻合上诗集,听见门轴再次响起,仿佛听见无数诗人的低语在风中飘荡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写作指导+范文 轻叩诗歌大门四年级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