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搞笑说说 > 伤感的说说 > 本文内容

过年啦!辞旧迎新 喜气洋洋最佳配句

发布时间:2025-11-25 18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41)

过年啦!辞旧迎新,龙年大吉:迎春迎喜迎富贵,对春联。上联:欢声笑语辞旧岁,春节|

喜气洋洋辞旧岁

题记

年味是时光深处最温柔的牵挂

腊月二十八的清晨,我站在老宅门前,看着雪地上歪歪扭扭的"福"字。父亲握着浆糊罐子的手在颤抖,那是他第一次贴春联,却把"福"字贴反了。我蹲下身,用手指轻轻拨正歪斜的红纸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母亲教我写毛笔字时说过的话:"辞旧岁不是简单地把旧东西扔掉,而是把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温暖留住。"

【场景】

老宅的屋檐下垂着冰凌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。我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,鼻尖萦绕着腊肉在铁锅里滋滋作响的香气。厨房里母亲正往蒸笼里码放年糕,蒸汽模糊了她眼角的皱纹。父亲把红纸裁成整齐的方块,手背上的冻疮在寒风中泛着红晕。院子里,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,惊醒了屋檐下的麻雀,扑棱棱地飞向湛蓝的天空。这些熟悉的声响与气息,像一条无形的丝线,将我与童年记忆紧紧缠绕。

【初遇】

"小满,帮爸把灯笼挂上。"父亲的声音混着雪粒落在青石板上的声响。我踮起脚尖,把红灯笼系在门框上,忽然发现灯罩上画着歪歪扭扭的"囍"字。那是去年除夕夜我偷偷画的,当时觉得这字太难写,就用毛笔蘸着红墨水随意涂抹。此刻看着这幅"杰作",我红着脸躲到厨房门口,却听见母亲轻笑:"这灯笼是咱家的,要的就是个喜庆。"

灶台前的蒸汽氤氲中,我看到母亲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几缕。她把切好的腊肠放进陶罐,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。父亲突然把浆糊泼在地上,惊得我后退两步。"这浆糊得用温水调,"他擦着额角的汗珠,"去年你爸贴春联,把浆糊冻住了,差点把门框撕裂。"我望着父亲布满老茧的手,忽然觉得这双手比任何高科技都更懂得年味的温度。

【波折】

正当我们忙碌时,老宅的电闸突然跳闸。黑暗中,父亲摸出煤油灯,火苗在玻璃罩里跳动,照亮了墙上泛黄的全家福。"这灯得擦干净,"他擦亮灯罩,"你妈说,这灯要照着团圆的福气。"我摸黑去拿手电筒,却在楼梯拐角处撞倒了装着糖果的竹篮。玻璃碎裂声中,我看到母亲急得直跺脚,却突然想起去年除夕夜的意外。

去年除夕,父亲执意要用传统方法准备年夜饭,结果煤气灶突然熄火。母亲用旧棉被堵住漏气的阀门,我却在慌乱中打翻了酱油瓶。黑暗中,父亲用火柴点燃蜡烛,火光映着母亲鬓角的白发,那一刻的温暖至今仍在记忆里闪烁。此刻的意外与去年如出一辙,我忽然明白,这些磕绊都是年味的注脚。

【顿悟】

"用这个!"父亲从旧木箱里翻出一个铜制的灯笼,灯罩上布满细密的裂纹。他用火钳拨动灯芯,火光在裂纹间跳跃,竟映出星星点点的金箔。"这是你爷爷留下的,"他擦拭着灯罩,"当年他贴春联,把浆糊都用完了,就用这个灯笼照着写。"我怔怔地看着这盏老灯笼,忽然觉得它比任何现代灯具都更懂得年味的深意。

母亲把切好的腊肠放进陶罐时,我注意到她手腕上的老茧。那是常年握着菜刀留下的印记,此刻却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。"这腊肠要熏三昼夜,"她往火塘里添了把柴,"你爸当年为了给咱家熏肉,把整座后山的松枝都劈了。"我望着火光中跃动的影子,突然读懂了父亲手背上的冻疮、母亲眼角的皱纹,原来这些岁月的痕迹都是年味的注解。

【余韵】

最后一道菜上桌时,老宅的屋檐下挂满了红灯笼。火光映着母亲鬓角的白发,也照亮了父亲手背上的冻疮。我们围坐在八仙桌前,看着窗外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,忽然觉得这些璀璨的光点像极了岁月里那些温暖的瞬间。母亲把最后一块年糕放进我的碗里,说:"这叫'步步高',愿你的人生永远有喜气。"父亲用筷子夹起一块腊肉,火光中,那抹红晕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。此刻我终于明白,辞旧岁不是告别,而是将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温暖,化作新的希望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过年啦!辞旧迎新 喜气洋洋最佳配句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