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25 17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04)
歌颂祖国的散文
题记:山河为脉,岁月为笺,祖国的壮美如诗如画。
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我站在长江边,看江水裹挟着千年文明奔涌向前。江面泛起粼粼波光,仿佛无数颗星辰坠入人间,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,像极了母亲轻抚孩子的手臂。这方土地自古便是诗人们的灵感源泉,杜甫笔下"星垂平野阔"的辽阔,苏轼眼中"大江东去"的气势,都在诉说着祖国的壮美与深沉。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照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骇浪上,我忽然明白,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璀璨的文明,更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情感寄托。
暮色四合时,我常在城市的高楼间寻找祖国的光影。霓虹灯在玻璃幕墙上流淌,如同银河倾泻人间,照亮了无数归家人的路。地铁站里,匆匆的行人带着不同口音的问候,仿佛在传递着祖国的脉动。记得去年中秋,我在外滩看到万千灯火倒映在黄浦江上,江水与灯火交织成流动的星河。此刻,我忽然想起童年时在乡下看到的场景: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起伏,像是在跳一支永恒的舞蹈,老农们弯腰收割的身影,与现代都市里忙碌的工程师们构成奇妙的呼应。这让我意识到,祖国的繁荣不仅体现在高楼林立,更渗透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。
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,我常被那些跨越千年的色彩震撼。飞天的衣袂飘动着盛唐的风,供养人画像中凝固着汉代的气韵,洞窟深处的莲花纹样依然绽放着魏晋的禅意。这些斑驳的壁画,像一本打开的史书,记录着民族的坚韧与智慧。去年春天,我跟随研学团队走进大兴机场,看到流线型的建筑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不谋而合,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在光影中对话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恰似祖国的血脉在不同时代的延续,既有青铜器上的饕餮纹,也有航天器上的北斗七星。
记得在贵州的苗寨,我曾目睹过最动容的场景。寨子里的银饰在阳光下闪烁,如同银河坠入人间,老人们用布满皱纹的手抚摸着祖先留下的铜鼓,年轻姑娘们将绣满山茶花的衣裙系在腰间。当我在黄土高原的梯田间行走,看到农民们用古老的犁铧翻耕土地,而无人机正精准地喷洒农药,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我热泪盈眶。祖国的山河从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,反而在岁月流转中愈发醇厚,就像老茶在时光中沉淀出独特的芬芳。
此刻,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华灯下,看千万盏灯火如星河倾泻。这些光点不仅是城市的点缀,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信仰。当夜风拂过广场上的石砖,我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:从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到现代航天器的升空,从敦煌壁画的勾勒到港珠澳大桥的通车,祖国的文明在时光长河中不断续写新的篇章。这让我想起母亲常说的那句话:"脚下的土地,是我们的根。"正如江河奔流不息,祖国的辉煌也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璀璨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当以笔为舟,以梦为马,在这片热土上续写属于我们的诗篇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歌颂祖国的散文
上一篇:最美媳妇事迹材料
下一篇: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