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9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15)
蜡烛
"烛光如泪,流淌着无声的奉献。"这盏古老的灯,总在黑夜中倔强地亮着,仿佛用燃烧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另一种形态。它不似霓虹灯般耀眼夺目,却以最朴素的姿态,将光明与温暖传递给需要的人。当我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见它,总忍不住想起那些在黑暗中默默燃烧的灵魂,它们用微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,如同蜡烛般不求回报。
第一次遇见蜡烛,是在母亲生日的烛光里。那年我十二岁,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被点燃时,火焰在烛泪中摇曳,映照着母亲眼角的细纹。她轻轻吹灭烛火,却将那些未燃尽的蜡油收集起来,说这是"留着下次再用的光明"。那时的我还不懂,为何要珍惜这短暂的光芒,直到看见她深夜伏案备课时,台灯下那支被用到只剩半截的蜡烛。它静静躺在教案旁,烛芯早已被烧得发黑,却依然保持着挺拔的姿态,仿佛在守护着知识的火种。这种无声的守候,让我第一次触摸到蜡烛的温度。
后来在乡村支教时,总能在教室角落发现几支蜡烛。停电的夜晚,它们像星星般点缀在课桌上,照亮孩子们求知的眼睛。有位老教师总把蜡烛插在讲台的玻璃瓶里,说这样能"让光更持久地流淌"。某次暴雨导致电路中断,他带着我们点起蜡烛继续上课,火光中他的白发格外醒目。当烛泪滴落在教案上时,我看见他布满老茧的手在颤抖,却依然稳稳地握着粉笔。那些燃烧的蜡烛,像极了他毕生的坚守。后来在离别那天,他送我一支带蜡泪的蜡烛,说这是"给城市孩子的一点光明"。
但蜡烛的光芒并非永远温暖。去年冬天在医院,看见病房里那支被点燃的蜡烛,火苗在消毒水的气味中摇曳。父亲的病床旁,母亲把蜡烛放在窗台上,说这样能让光更明亮。可当火焰被风吹灭时,我看见她眼中的泪光比烛火更耀眼。那些未燃尽的蜡油凝结成琥珀色的泪滴,像极了生活中无法挽回的遗憾。这种矛盾的美感,让我明白蜡烛不仅是光明的象征,更是生命重量的隐喻。
如今每当我面对选择,总会想起蜡烛的启示。它教会我们: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体积的大小,而在于燃烧的深度;奉献的光芒不在于持续的时间,而在于照亮的方向。那些在黑暗中燃烧的蜡烛,或许正是生命最好的注脚。它们用最朴素的形态,诠释着最深刻的道理,让每个见过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颤。这或许就是借物喻人的奥妙,让抽象的情感有了具体的形状,让永恒的哲理有了可触的温度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借物喻人的作文蜡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