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5 02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2)
**幼儿园中班个人计划**
**场景**
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教室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孩子们玩耍时的笑声。我坐在小椅子上,看着墙上贴满的彩色贴纸和卡通图案,耳边是老师轻声哼唱的儿歌。教室里飘着粉笔灰,地板上散落着彩色的积木,角落里还有未干的水彩画痕迹。窗外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,树叶的影子透过玻璃斑驳地落在我的课桌上。这是一个充满童趣与期待的环境,而我的个人计划,正是从这里开始的。
**初遇**
第一次接触到“个人计划”这个词,是在一次家长会上。老师用平板展示了一个表格,上面写着“每日任务”“兴趣培养”“习惯养成”等项目,还用不同颜色的标记区分了完成情况。我看着那些条目,心里既好奇又紧张。回家后,我翻出自己的绘本,用铅笔在空白页上画下了一个小房子,里面住着“我”的小人。我开始思考:我每天能做些什么?我最喜欢什么?我最想改变什么?于是,我决定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,就像老师说的那样,让生活更有条理。
**波折**
然而,计划的制定并不容易。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,把“画画”“唱歌”“整理玩具”等兴趣列出来,又把“不乱扔东西”“按时吃饭”“按时睡觉”等习惯写进去。但第二天,我发现自己总是忘记写“整理玩具”这一项,书包里还躺着昨天的积木和画纸。妈妈看到后笑着说:“计划是好的,但要记得执行呀。”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坚持。更糟糕的是,我发现自己对“兴趣培养”和“习惯养成”的理解有些混乱,比如“画画”和“整理玩具”到底算不算兴趣?而“按时睡觉”是不是习惯?这些问题让我一度想要放弃。
**顿悟**
直到有一天,我看到教室里一位小朋友在完成自己的计划表,他一边画一边说:“我今天要画完一幅画,然后整理玩具,最后按时睡觉。”我突然明白,计划不是死板的条目,而是有顺序的行动。于是,我重新整理自己的计划,把每天的任务分成“早晨”“中午”“晚上”三个时间段,并用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记录。我还给自己设定了小目标,比如一周内学会自己整理书包,一个月内每天坚持画画。为了记住这些,我用彩色贴纸把计划表贴在墙上,每次完成一项就撕下一张,看着贴纸一点点减少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
**余韵**
现在,我的计划表已经陪伴我度过了一个月。每天早上,我会用五分钟完成“整理书包”;中午,我会用十分钟画一幅画;晚上,我会用十五分钟读一本绘本。虽然偶尔还是会忘记,但我会用妈妈教我的方法——把任务和喜欢的活动结合起来,比如画画时听一首歌,整理玩具时想象自己在搭积木。计划让我学会了自律,也让我明白,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拼接而成的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完善自己的计划,让每一天都更有意义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幼儿园中班个人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