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18 11:4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92)
回家过年
(场景:五感描写)
腊月二十八的清晨,天还没亮,我就被母亲的唠叨吵醒。她一边往我行李箱里塞着腊肠和年糕,一边絮絮叨叨地说:"你爸特意去镇上买的,可香了。"我揉着惺忪的睡眼,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在路灯下泛着微光,空气中混杂着柴火燃烧的焦香和厨房里蒸年糕的甜味。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,沉甸甸的压着我的肩膀,像是压着整个冬天的重量。母亲的手冻得通红,却依然麻利地系着鞋带,她的动作让我想起小时候她总这样帮我整理书包。父亲在院子里扫雪,扬起的雪粒在晨光中闪烁,像无数细小的钻石。我站在门口,看着远处的车流在薄雾中蜿蜒,恍惚间听见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,那是邻居家在准备迎接新年。此刻的我,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,踏上归乡的旅程。
(初遇:事件开端)
长途汽车在雪地里颠簸,车窗外的景色如同被蒙上一层薄纱。我的手指紧紧攥着车票,指节发白。车厢里挤满了返乡的旅客,有人在打盹,有人在低头刷手机,还有人对着窗外的雪景发呆。母亲坐在对面,用围巾裹着我冻僵的双手,她说话时的呼吸在玻璃窗上凝成白雾。终于抵达县城,我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,寒风卷着雪粒扑面而来,冻得我打了个哆嗦。村口的老槐树依然挺立,枝桠上挂着红灯笼,像一串串熟透的柿子。母亲领着我穿过积雪的小路,脚步声在寂静的村庄里格外清晰。到了老屋前,我看见门框上贴着崭新的春联,父亲正在院门口扫雪,他的背影比记忆中佝偻了许多。母亲递给我一双棉鞋,说:"你爸特意去镇上买的,可暖和了。"我低头看着鞋面上的花纹,那是我小时候最爱的卡通图案,此刻却显得格外陈旧。
(波折:冲突升级)
推开老屋的门,扑面而来的热气让我眼眶发酸。母亲在厨房里忙碌,蒸笼的热气模糊了她的面容。父亲坐在堂屋的藤椅上,手里拿着老花镜,正在翻看我的工作证。"你爸说你是大公司的人,可别把老屋当旅馆。"母亲的话让我的耳根发烫。我注意到堂屋的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全家福,照片里的父亲穿着中山装,母亲穿着碎花棉袄,而我则站在他们中间,笑容灿烂。此刻的我却觉得这幅照片像一把钝刀,割着我的心。母亲执意要我住在老屋的客房,那间房间的木板墙还留着我儿时画的涂鸦,床头挂着我初中时的校徽。我试图说服她让我住进新盖的二层小楼,但她的态度坚决:"你爸说老屋是祖宅,不能动。"我站在客房门口,看着墙上斑驳的痕迹,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回家了。
(顿悟:情感转折)
除夕夜,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包饺子。母亲的手艺依然娴熟,她把饺子捏出一个个小褶子,像在编织时光。父亲突然说:"你小时候最爱吃韭菜鸡蛋馅的,现在怎么不吃?"我愣了一下,看着母亲把饺子放进蒸笼,蒸汽模糊了她的白发。这时,表弟从房间里探出头,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铁皮盒,里面装着我儿时的玩具。"你爸说这些都要留着,"表弟笑着说,"等你回家就给你。"我接过铁盒,发现里面还有一张泛黄的奖状,那是我小学时获得的"三好学生"证书。母亲在旁边擦拭着老座钟,钟摆的滴答声与窗外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。我突然想起,原来父亲一直记得这些细节,记得我每个成长的瞬间。他或许没有说太多话,但用行动守护着这份记忆。
(余韵:哲理收束)
年夜饭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我看着母亲把饺子一个个摆上餐桌,她的动作依然熟练,却比从前慢了许多。父亲端着酒杯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:"你爸说,过年最重要的不是吃喝,是团圆。"我突然明白,这趟回家之旅让我重新认识了亲情的重量。老屋的每个角落都承载着回忆,那些被岁月磨旧的物件,那些被时光改变的面容,都在诉说着不变的情感。窗外的烟花绽放,照亮了夜空,也照亮了我内心的某个角落。此刻的我终于懂得,回家不仅仅是回到一个地方,更是回到一种情感的归宿。那些被现代生活冲散的牵挂,在春节的团圆中重新凝聚。我看着母亲布满皱纹的手,突然觉得那些岁月的痕迹,都是爱的印记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回家过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