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13 08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29)
一封家书范文
(题记:纸张的褶皱里藏着时光的温度)
那年深秋,我坐在老屋的木桌前,窗外的银杏叶在风中打着旋儿飘落。母亲把泛黄的信纸递给我时,墨香混着旧书页的霉味扑面而来。这是父亲临终前最后的嘱托,他要求我替他给远在北方的妹妹写一封家书。我握着笔的手微微发抖,仿佛握着千钧重担,那些被岁月磨旧的字迹在眼前模糊成一片。
初遇这封信时,我竟不知如何落笔。父亲的笔迹遒劲有力,像他生前在田间劳作的背影,每个字都带着泥土的厚重。我盯着信纸上的"亲爱的妹妹"几个字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病重时,曾握着我的手说:"写信要像种庄稼,得把心里的话一粒粒种下去。"此刻,我仿佛看见父亲在病榻上教我如何用毛笔书写,他枯瘦的手指在宣纸上勾勒出"家书"二字,墨汁在宣纸边缘晕染出淡淡的涟漪。母亲在一旁擦拭着老式钢笔,说这支笔是父亲工作时的物件,"你爸总说,写信要用心,字里行间得有温度。"我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,突然明白这封信不仅是文字的传递,更是情感的接力。
波折在信写到第三页时悄然降临。我试图用父亲的笔迹模仿他生前的风格,却总写不出那种力透纸背的气势。墨水在宣纸上洇开,像父亲临终前苍白的脸。母亲发现后,轻轻握住我的手:"别急,家书不是要写得完美,是要把心里话写出来。"她翻开父亲生前的日记,指着某页泛黄的纸张:"你爸年轻时写信给在外工作的你妈,总在结尾画个太阳。"我突然想起那个画面,父亲在田间劳作时,总喜欢在信纸角落画个小太阳,说那是给妹妹的温暖。此刻,我却在信纸边缘画了歪歪扭扭的太阳,墨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。信写到一半时,我听见母亲在厨房里剁肉的声音,那节奏让我想起父亲生前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。当我要把信封好时,发现信纸被泪水打湿,墨迹在纸张上晕开成一片模糊的云。
顿悟发生在深夜。我将信纸摊在月光下,看见父亲的笔迹在月色中泛着微光,那些曾经让我困惑的字句突然有了新的含义。"妹妹,记得把玉米种在春天",父亲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他临终前的嘱托。我打开抽屉,找到父亲用过的毛笔,笔杆上还留着他的指纹。在月光下,我重新写下这封信,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窗外的虫鸣交织成一曲乡愁。当最后一行字落下时,我突然明白,家书中最珍贵的不是华丽的辞藻,而是那些被时光浸润的牵挂。母亲推门进来,看见我在月光下写信,轻声说:"你爸当年写信给在外打工的你妈,总说家书要写得像田里的庄稼,一茬一茬地长。"
余韵在晨光中悄然浮现。我将信纸折成方方正正的形状,封上父亲用过的信封。邮票上的图案是故乡的稻田,这让我想起父亲生前总说:"家书要带着家乡的味道。"当我把信投进邮筒时,发现信封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父亲画的太阳。这枚太阳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,仿佛父亲在最后时刻仍牵挂着远方的妹妹。信件寄出的第三天,我收到妹妹的回信,信纸上的字迹工整有力,她写道:"哥,我收到你爸画的太阳了,那是我见过最美的邮票。"此刻,我站在老屋的台阶上,看着晨光中的银杏叶,突然明白家书不仅是文字的传递,更是血脉的延续。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字迹,那些在信纸上晕染的墨迹,都在诉说着最朴素的牵挂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或许更需要这样一封带着温度的家书,让思念穿越时空,让情感在纸张上生根发芽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一封家书范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