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12 19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80)
**捐款感谢信**
**第一段:场景**
那天,天空阴沉得像是被泼了墨,教室里飘着潮湿的空气,窗外的梧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。我坐在第三排的座位上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裂缝,心里却像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。前排的李老师正站在讲台上,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,声音有些颤抖:“同学们,我们班的张小雨同学……她父亲生病住院,需要一笔手术费。大家愿意捐些零花钱吗?”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,只有粉笔与黑板摩擦的细碎声响。我望着李老师泛红的眼眶,耳边传来几声窸窣的翻书声,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。
**第二段:初遇**
张小雨是班里最安静的女孩,总是低着头坐在角落,连课间操都很少说话。那天她被叫到办公室,回来时脸色苍白,手里攥着一张诊断书。我偷偷瞥了眼她微微发抖的肩膀,心里一阵酸楚。放学后,李老师把捐款箱放在讲台上,说:“大家把钱放进这里,明天统一交给医院。”我摸出攒了半年的零花钱,硬币落在箱子里发出清脆的响声。然而,当我在第二天清晨看到捐款箱里只有几十块钱时,整个人像被钉在原地——原来,大家都只是象征性地捐了点,连张小雨的同桌都没多给。
**第三段:波折**
我攥着那张皱巴巴的纸,站在捐款箱前,突然觉得它像一座冰冷的山。李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情绪,轻轻拍了拍我的肩:“你愿意多捐点吗?我们班的总金额还不够。”我点点头,把口袋里的钱全倒了进去。但第二天,张小雨的同桌小林却红着脸说:“我爸妈说不能捐太多,怕影响我成绩。”其他同学也纷纷找借口,有的说要买新书包,有的说要存钱买手机。我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空荡荡的捐款箱,突然意识到:原来,善意在现实中会被现实的重量压弯。
**第四段:顿悟**
那天晚上,我翻着日记本,写下了一行字:“真正的帮助,不是一时的同情,而是长久的陪伴。”我决定把压在抽屉里的零花钱全部捐出,甚至把存了三年的压岁钱也取出来。第二天,我带着一叠纸币来到李老师办公室,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,随即红了眼眶:“谢谢你,你真是个有担当的孩子。”张小雨在教室里偷偷擦眼泪,而我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——原来,当一个人愿意为他人承担重量时,内心的孤独会悄然消散。
**第五段:余韵**
几天后,张小雨的父亲手术成功。她在班级群里发了一张医院的合影,照片里他穿着病号服,脸上却带着笑容。我看着那张照片,突然明白:善意不是单向的施与,而是双向的传递。后来,我主动帮张小雨补习功课,她也在我熬夜复习时递来一杯热牛奶。我们之间的隔阂像被风吹散的云,渐渐消散。如今,每当看到捐款箱里堆满的纸币,我都会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晨,想起自己曾被现实压弯的脊梁,也想起那些在困境中依然选择伸出援手的温暖。或许,真正的感谢不是写在信上的字,而是藏在行动中的光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捐款感谢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