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励志说说 > 早上好说说 > 本文内容

空城计读后感(通用16篇) 空城计读后感100字
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23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2)

空城计读后感,空城计读后感(精选17篇),空城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,空城计的读后感3篇完整版

**空城计读后感**

**题记**

智慧如光,穿透虚妄;空城计,是诸葛亮以静制动的千古绝唱。

**引言**

三国演义》中的“空城计”历来被视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,但细读这段历史,我却感受到的不仅是计谋的精妙,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与胆识。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,明知寡不敌众,却选择用琴声与城门的空无来反制敌军。这一计策看似冒险,实则暗藏玄机,它让我深刻体会到:真正的智慧并非一味进攻,而是在绝境中寻找破局之道,以静制动往往能化险为夷。空城计不仅是历史的传奇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中深藏的博弈与信任。

**本论1**

空城计展现智慧的光芒。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,蜀军主力被牵制,仅剩两千余人守城。此时,他并未慌乱,而是冷静分析司马懿的性格——司马懿素来谨慎,绝不会贸然攻城。于是,他选择以“空城”示敌,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心理,将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,却让敌人陷入更深的疑虑。这种智慧并非单纯的谋略,而是对人性的精准洞察。诸葛亮深知,敌军若因疑虑而退,便是自己最大的胜利。他用琴声掩盖城中动静,用虚张声势瓦解敌军斗志,最终以“空城”为盾,守住了蜀汉的根基。这种智慧,是“以巧破力”的典范,也是对“兵不厌诈”的最好诠释。

**本论2**

空城计体现胆识的勇气。诸葛亮的举动看似孤注一掷,实则是对自身能力的绝对自信。他不仅相信自己能以两千人守住空城,更相信司马懿会因疑虑而退兵。这种自信并非盲目,而是建立在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之上。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,他没有选择硬拼,而是用“空城”作为诱饵,将敌人引向心理战的战场。这种胆识,是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勇气,也是“以静制动”的智慧。诸葛亮的从容不迫,不仅让司马懿陷入被动,更让后人看到: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,唯有敢于冒险、善于变通的人,才能找到出路。他的胆识,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星辰。

**结论**

空城计的启示远不止于历史故事。它教会我们:在困境中,智慧与胆识缺一不可。诸葛亮用琴声与城门的空无,将敌人从物理战场引向心理战场,这种“虚实相生”的策略,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。生活中,我们常会遇到看似无解的难题,但若能像诸葛亮一样,既看到问题的表象,又洞察其本质,便能以巧破力,化险为夷。空城计不仅是三国时代的传奇,更是一则关于智慧与勇气的寓言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强者,不是没有恐惧,而是在恐惧中依然选择相信自己;不是没有危机,而是在危机中依然能找到破局之道。这种精神,正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空城计读后感(通用16篇) 空城计读后感100字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