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励志说说 > 早上好说说 > 本文内容

呼兰河传读书笔记
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7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73)

呼兰河传读书笔记

题记:在时光的褶皱里,呼兰河的流水始终带着旧日的温度,冲刷着记忆的堤岸。

初春的午后,我偶然在图书馆的旧书区发现了一本泛黄的《呼兰河传》。书脊上的烫金文字已经斑驳,但封面上那幅描绘呼兰河畔老屋的木刻插图依然清晰。指尖抚过粗糙的纸页,仿佛触摸到了民国年间东北大地的风尘。阳光斜斜地洒在书页上,尘埃在光柱中起舞,我听见自己翻动书页的沙沙声,闻到纸张深处残留的墨香。当目光落在"呼兰河"三个字上时,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,就像儿时在故乡小河边玩耍时,河水拍打岸边的声响。

第一次翻开这本书,就被萧红笔下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镇深深吸引。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呼兰河畔的日常生活:扎红头绳的姑娘们在集市上叫卖,老人们坐在井台边闲话,孩子们追逐着河边的蜻蜓。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外婆家后院的井台,木桶的锈迹和井水的清凉都如此相似。书中描写的小团圆媳妇被卖到婆家的情节,让我心头一紧,那些关于封建礼教的描写仿佛在叩问着现代人的心灵。我常常在课间偷偷翻阅,直到夕阳西下,书页上的字迹被余晖染成暖黄色。

阅读的第三个月,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。萧红在描写祖父的园子时,用诗意的语言将自然与人生交织,那些关于"天空蓝得像打翻的墨水"的比喻让我困惑。当读到"我似乎看到一个世界在消逝"时,文字的沉重感突然压住我的呼吸。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,书中对"团圆媳妇"的描写既充满同情又带着批判,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在笔记本上反复画线。某个雨夜,我捧着书坐在窗前,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与书中老屋的雨声重叠,终于明白萧红为何要将呼兰河的四季都写进故事。

某个清晨,我在书页间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写着"看啊,这河里的水,是活的"。这句话让我突然顿悟,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承载着人性的容器。书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,实则暗含着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。当读到小团圆媳妇被折磨致死的场景时,我仿佛看见了历史的阴影在字里行间游走。那些关于"老胡家的团圆媳妇"的描写,让我想起外婆讲述的家族故事,两种时空的对话在心中激荡。

合上书本的那一刻,呼兰河的流水声仍在耳畔回响。我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,看着楼下匆匆而过的行人,突然意识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"呼兰河"。那些被遗忘的老屋、消逝的街巷、消失的童谣,都在时光的长河中沉淀成独特的记忆。当我把读书笔记整理成册时,发现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,正是呼兰河畔常见的落叶。这些零散的意象串联起对生命的思考,让我明白文学的力量在于让过往的时光在当下重生。

这本读书笔记最终变成了三十七页的感悟。从最初被故事吸引,到后来与文字产生共鸣,再到最后与现实产生联系,呼兰河的意象始终如影随形。每当翻阅这些笔记,总能看见当年在图书馆的光影,听见书页翻动的声响,感受到文字传递的温度。这些记忆如同呼兰河的流水,永远流淌在心间,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,铭记过往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

上一篇:孤独的文章

下一篇:让子弹飞观后感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