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27 06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27)
**热爱家乡的作文**
**题记**
故乡是灵魂的归处,是岁月里永不褪色的温暖印记。
**引言**
“家乡”二字,总能勾起人心底最柔软的回忆。它不像“故乡”那样带着文学的厚重,却比“故乡”更贴近生活的烟火气。小时候,我总爱趴在老屋的窗台上,看炊烟袅袅升起,听街坊的吆喝声在巷子里回荡,嗅着院子里飘来的槐花香。那时的我并不懂得“热爱”二字的分量,直到多年后,当我离开家乡,踏上异乡的旅途,才明白家乡早已成为血液里流淌的牵挂,是无论走多远都无法割舍的根。
**场景**
清晨,天边泛起鱼肚白,老屋的青砖墙上还挂着昨夜的露水。我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望着蜿蜒穿过村庄的小河,水面上浮着几片泛黄的落叶,像极了母亲缝补衣裳时散落的线头。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焦香,混杂着泥土与稻草的气息,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。远处传来早起的鸡鸣,一声声穿透薄雾,唤醒沉睡的村庄。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亮起灯,蒸笼的热气在玻璃窗上凝结成水珠,滴落在我的掌心。我闭上眼,仿佛又听见父亲在田间吆喝的嗓音,看见奶奶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。家乡的一切,都是那么熟悉,却又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度。
**初遇**
第一次回到家乡,是初中毕业后的暑假。那时的我已习惯城市的喧嚣,却在踏上乡间小路的那一刻,被一种久违的宁静击中。老屋的门楣上还挂着“福”字,只是褪色得厉害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母亲站在门口,手里握着竹扫帚,脸上挂着疲惫却温暖的笑容。她没有说什么,只是递给我一盘凉拌黄瓜,说:“尝尝,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。”我咬下一口,酸爽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,那是记忆深处的味道。
村里的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,笑声清脆如铃。我跟着他们跑进田野,看见稻穗在风中低垂,仿佛在向土地致敬。父亲蹲在田埂边,卷起裤腿,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,一边翻土一边和我聊天。他说:“你在外头读书,总得知道根在哪里。”我望着他布满老茧的手,突然觉得,家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地方,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依托。
**波折**
然而,家乡并非永远如初。当我再次回到这里,已是大学假期。村庄的面貌悄然改变,老槐树被砍伐,小河填平成了水泥路,曾经热闹的集市变成了冷清的空地。母亲在电话里说:“你爸想盖个新房子,但村里不让,怕影响风水。”我站在新修的社区广场上,看着钢筋水泥的建筑,心中泛起一丝失落。父亲曾说,家乡是根,可如今,根似乎正在被抽离。
更让我心痛的是,村里的孩子们越来越少,许多家庭搬去了城里。我遇见昔日的玩伴小林,他如今在异乡打工,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。他说:“我爸妈说城里机会多,所以走了。”我看着他陌生的背影,突然意识到,家乡的变迁不仅是环境的改变,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。曾经热闹的村庄,如今只剩下零星的老人,他们守着这片土地,却无人问津。
**顿悟**
那天傍晚,我独自走在村口的田埂上,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忽然,我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,转头一看,是村里的张爷爷。他正在用竹竿驱赶田里的野狗,脸上带着几分倔强。我走上前,和他聊起村庄的变化,他叹了口气说:“你们年轻人总说要发展,可老屋、老树、老井,都是活的,不能丢。”我望着他佝偻的背影,突然明白,家乡的“热爱”并非对过去的留恋,而是对未来的守护。
我开始主动参与村庄的事务,帮母亲整理老屋的旧物,和父亲一起种菜,甚至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在新社区广场上跳广场舞。虽然新建筑取代了旧屋,但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。我渐渐发现,家乡的“热爱”是一种选择,是即使面对改变,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留住那份温情。
**余韵**
如今,我常常在异乡的夜晚想起家乡。城市的灯火再耀眼,也比不上老屋门前的那盏昏黄的灯。我明白,热爱家乡不是对旧时光的执着,而是对未来的希望。家乡的每一寸土地,每一条街道,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。即使它在变,但那份根深蒂固的情感不会改变。
我开始用文字记录家乡的变化,用照片保存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。我知道,这不仅是为了纪念,更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,家乡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山水,更在于它承载的人情与故事。热爱家乡,是一种责任,也是一种力量。它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,始终记得出发的地方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热爱家乡的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