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励志说说 > 早上好说说 > 本文内容

关于学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作文

发布时间:2025-10-11 18:40:03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11)

三年级作文雷锋的故事,雷锋的故事作文10篇,雷锋故事作文,雷锋的故事写作文

雷锋的故事作文

题记:

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

引言:

1940年的湖南长沙,一个春日的清晨,泥土的芬芳混着槐花的甜香在空气中流淌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雷锋的出生似乎就注定了与平凡无缘。他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,却在解放后迎来了人生转折。1958年,18岁的雷锋响应国家号召,投身建设,从此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。这个用一生践行"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"誓言的普通青年,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。

本论一:

1959年,雷锋在鞍钢工作的第一年,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。他主动申请到最苦最累的运输连,每天清晨五点起床,把全班战友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。当同龄人还在抱怨工作繁重时,他却把每次任务当作磨炼品格的契机。在一次暴雨中,他背着受伤的工人往返三公里送医,自己却因淋雨发烧三天。这种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之上的精神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索取,而在于付出。

本论二:

1960年,雷锋参军后的生活更显波折。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时,他发现战友小李因怕脏怕累不愿帮忙抬担架。雷锋没有直接指责,而是默默接过沉重的木板,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身边的战友。这个举动让小李深受触动,主动加入到劳动中。然而真正的考验在1962年到来,雷锋在一次意外中因公牺牲,年仅22岁。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转折,让他的故事更具感染力。他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"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"的誓言,这些文字成为后人铭记的永恒坐标。

结论:

今天的我们站在雷锋精神的丰碑前,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炽热的温度。在地铁站,志愿者们为老人让座的背影;在社区,邻里间互相照应的温暖;在校园,同学间无私帮助的瞬间,都在延续着雷锋的品格。这种超越时代的奉献精神,如同春日的细雨,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个时代的心田。当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"雷锋"二字时,就是在完成对生命价值的最好注解。

场景:

1960年的辽阳街头,春寒料峭的清晨,雷锋站在火车站月台边。他裹着洗得发白的棉衣,呵出的白气在冷风中凝结成霜。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,混着人群的喧闹,空气中飘着煤渣的气味。他望着站台上忙碌的工作人员,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这个刚入伍的年轻人,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。

初遇:

1958年冬天,雷锋在鞍钢运输连第一次遇到困难。那天他负责运送水泥,却在途中发现车轮卡住。他毫不犹豫地脱下棉袄,把冻僵的手塞进袖管,用身体顶住车轮。当大家赶到时,他已满头大汗,却笑着说:"这点小事不算什么。"这个充满力量的瞬间,让战友们第一次感受到雷锋的与众不同。他总是把最重的活留给自己,把最温暖的关怀送给他人。

波折:

1960年春天,雷锋在部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当他在执行运输任务时,发现一名老奶奶在车站摔倒。他立即跑过去搀扶,却因过度劳累晕倒。醒来后,他强忍着疼痛,继续完成任务。这个看似平凡的举动,却让战友们感动不已。他们发现,雷锋不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,更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。他用行动告诉我们:真正的担当,是把责任扛在肩上,把温暖传递给他人。

顿悟:

1962年3月,雷锋在出差途中遇到一位迷路的小女孩。他蹲下身,用温暖的手掌托起孩子的下巴,仔细询问住址。当得知孩子因找不到母亲而哭泣时,他掏出自己的津贴,买来面包和糖果。这个充满温情的瞬间,让雷锋深刻体会到:帮助他人不仅是责任,更是生命的延续。他开始明白,自己的一生应该像一颗螺丝钉,永远坚守在需要的地方。

余韵:

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前行。在公交车上,年轻人主动为老人让座;在社区里,志愿者们为孤寡老人送温暖;在校园中,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场景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:奉献是永恒的价值。雷锋用22年的生命书写了不朽的篇章,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的意义。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,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让奉献精神代代相传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关于学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作文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