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29 17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3)
火烧圆明园观后感,火烧圆明园电影观后感精选,火烧圆明园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,圆明园遗址公园:历史的痕迹与感受
**火烧圆明园观后感**
**题记**
历史的伤痕,是文明的警钟,也是民族复兴的起点。
**引言**
在观看《火烧圆明园》纪录片时,那些残垣断壁的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。1860年,英法联军的火把点燃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,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,无数珍贵文物被付之一炬,园林的辉煌化作灰烬。这场浩劫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毁灭,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警示。圆明园的毁灭,让我不禁思考:历史的伤痛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养分?文明的守护又该以何种方式延续?
**本论一**
圆明园的毁灭,是近代中国屈辱史的缩影。它见证了列强侵略的野蛮,也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现实。1840年鸦片战争后,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而圆明园的焚毁则是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文化掠夺的集中体现。法国作家雨果曾痛斥这一暴行:“两个强盗,一个叫法兰西,一个叫英格兰,手挽手地掠夺了这座东方的宝库。”这种赤裸裸的掠夺,不仅摧毁了建筑,更摧毁了民族的文化自信。圆明园的灰烬中,埋藏着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深刻教训,也警示着后人:唯有自强不息,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。
**本论二**
圆明园的毁灭,更是一场文化浩劫的象征。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,圆明园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,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。它的焚毁,让世界失去了一个了解中华文明的窗口。然而,圆明园的毁灭也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文化自觉。鲁迅曾写道:“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,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,须在这里开一个窗,大家一定不允许的。”这种对文化被毁的痛惜,正是民族精神的觉醒。如今,圆明园遗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,那些残存的石柱和断壁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。
**结论**
圆明园的毁灭,是历史的伤痕,更是文明的镜子。它让我们看清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,也让我们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更应以史为鉴,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。圆明园的灰烬虽无法复燃,但它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中。唯有铭记历史,才能守护文明;唯有自强不息,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。让我们以圆明园的毁灭为警钟,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圆明园遗址公园:历史的痕迹与感受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800字作文
上一篇:民间故事(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) 民间奇闻怪事1000例
下一篇:赢读后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