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搞笑说说 > 伤感的说说 > 本文内容

关于清明的散文
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13:4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03)

关于清明的散文

【起兴】

清明时节的雨,总带着几分缠绵。柳枝在湿润的空气中舒展腰肢,细密的雨丝缠绕着青石板的缝隙,将整座江南小镇浸染成水墨画的意境。我站在老屋的天井里,看檐角垂落的雨帘将纸灰模糊成一片白雾,忽然想起祖母曾说,清明的雨是天地在替故人擦拭眼泪。这句朴素的话,像一粒种子,在记忆深处悄然生长。

【层染1】

杏花开了,是清明最温柔的序章。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砖上,仿佛时光撒下的碎玉。巷口的茶馆里,老板娘将新采的明前茶倒入青瓷碗,茶汤泛起的涟漪里映着飘落的花瓣。我常在这时听见邻家孩童追逐着纸鸢,风筝线在风中绷成一道弧线,与柳枝的柔韧形成奇妙的呼应。老宅门前的石臼里,母亲将艾草捣碎,青翠的汁液渗入糯米粉,蒸出的青团带着草木的清香,这气息总让我想起儿时在坟前供奉时,祖母用布帕包着的温热食物。

【层染2】

清明的雨,会把思念酿成具体的形状。去年此时,我独自站在祖母的墓前,看纸钱在风中翻飞,如同她生前最爱穿的蓝布衫。雨滴打在墓碑上,将"慈母"二字晕染得模糊不清,却让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愈发清晰。父亲总说清明要"祭而无忘",他将新采的松枝插在祖坟前,枝叶间滴落的水珠在青苔上汇成细流。我蹲下身,用手指蘸取这水痕,忽然明白清明的仪式不仅是追思,更是将记忆的碎片重新拼接成完整的图景。

【层染3】

当暮色浸透山野,炊烟在村口升起时,清明的意象开始流转。老人们围坐在祠堂的八仙桌前,用布满皱纹的手将纸钱叠成元宝,火光映着他们眼角的泪光。我看见邻家阿婆将新摘的艾草编成花环,戴在孙儿的头上,这个动作让时光突然有了具体的重量。清明的雨,有时会把往事冲刷得格外清晰,有时又将思念沉淀成深潭。那些飘在空中的纸灰,像极了童年时追逐的蒲公英,带着未尽的絮语,落在新翻的泥土里。

【点睛】

清明的仪式,是将时光的褶皱轻轻抚平。当纸钱化作灰烬,当青团被分食殆尽,那些深藏的记忆却在雨水中愈发鲜活。我忽然懂得,清明不仅是追思的节日,更是生命与时间的对话。就像老屋天井里那株年年开花的柳,它的新芽总在清明时节萌发,仿佛在提醒我们:逝去的终将化作滋养新生的养分。此刻,我站在湿润的空气中,看杏花在雨中低垂,忽然明白,清明的雨滴里,藏着整个春天的重量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关于清明的散文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