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7 11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42)
2024端午节的体会与感受简短(精选10篇),端午节感悟随笔作文(精选17篇),端午有感,端午随感600字(精选8篇)
**过端午随感**
**题记**
粽叶清香,龙舟鼓点,岁月如歌。
**正文**
端午的清晨,空气里弥漫着艾草的苦香。母亲将菖蒲挂在门楣,青翠的叶片在晨光中泛着微光,仿佛岁月的纹路。我站在厨房门口,看着她将糯米与粽叶层层包裹,手指翻飞间,一粒粒粽子在竹篮中堆成小山。这熟悉的场景,总让我想起童年时外婆的双手,也是这样在端午时节忙碌,只是如今,那双手已不再如从前灵活。
端午的习俗,如一条蜿蜒的河流,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大地。赛龙舟的鼓声是历史的回响,人们在江面上挥桨,仿佛要将千年前屈原的魂魄送向远方。而粽子的清香,是文化的延续,糯米裹着粽叶,像包裹着千年的思念。我曾以为,端午节只是吃粽子、挂艾草的节日,直到某年在江南水乡,看到老人们将雄黄酒洒在孩童额头,才明白这节日背后藏着更深的寓意——对生命的敬畏,对先贤的追思,对传统的守护。
记忆中的端午,总与外婆的厨房相连。她用竹叶包裹的粽子,内馅总是咸蛋黄与糯米的搭配,咬开时咸香四溢,仿佛能尝到岁月的厚重。那时的我总爱趴在灶台边,看蒸汽从锅盖上腾起,听她讲述屈原投江的传说。她说,粽子是为纪念屈原,而龙舟是为驱赶鱼群,不让他的身躯被啃食。这些故事在童年的我心中种下种子,如今回想起来,却觉得它们早已超越了传说本身,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。
端午的仪式感,让我想起那些被时光冲淡的细节。去年端午,我回到家乡,看见村口的龙舟早已被岁月侵蚀,但老人们仍坚持在江边划桨,仿佛那是一种与祖先的约定。他们粗糙的手掌紧握船桨,汗水浸湿衣襟,却笑得像孩童般纯粹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,更是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寻找一份纯粹的情感联结。那些被现代生活遗忘的习俗,却在端午的仪式中重新焕发生机。
粽叶的清香,龙舟的鼓点,艾草的苦味,交织成端午的旋律。这旋律里藏着对生命的礼赞,对传统的坚守,对亲情的思念。当我在城市里度过一个又一个端午,看着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粽子,却少了那一份亲手包裹的温度。或许,端午的意义并不在于形式,而在于那份对文化根脉的触摸。就像外婆的粽子,虽简单,却饱含深情;就像村口的龙舟,虽斑驳,却承载记忆。
**余韵**
端午的钟声在岁月中回响,提醒我们莫忘初心。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习俗,是文化血脉的延续;那些被现代生活冲淡的情感,是心灵深处的牵挂。愿我们能在粽叶的清香中,寻回对传统的敬意,在龙舟的鼓点里,听见生命的律动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端午节感悟随笔作文(精选17篇) 端午节感悟5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