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搞笑说说 > 伤感的说说 > 本文内容

月是故乡明作文(通用34篇) 月是故乡明高考作文800

发布时间:2025-10-03 08:20:03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26)

月是故乡明作文15篇,月是故乡明作文集合10篇,月是故乡明作文(精选19篇),月是故乡明作文(通用34篇)

月是故乡明作文

【场景】

夏末的蝉鸣渐弱,窗外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。我坐在老屋的竹椅上,仰头望着天幕上那轮清辉。月光穿过纱窗,落在青砖地上,仿佛撒了一地碎银。空气中漂浮着桂花的甜香,远处传来邻家阿婆的纺车声,混着蟋蟀的鸣叫,织成一张温柔的网。父亲在院子里修剪葡萄藤,手电筒的光晕里,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与月光交织成模糊的轮廓。这样的夜晚,总让我想起幼时在乡间看月的时光,那时的月光是纯粹的,像母亲用布满茧子的手捧出的温水,润泽着每一个归家的游子

【初遇】

那年我十六岁,第一次独自离家去县城读书。清晨五点,母亲悄悄将行李打包,父亲在院门口点了一支烟。我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,突然发现昨夜的月亮已悄然隐去。车驶出村口时,后视镜里映出父亲佝偻的背影,他总说“月亮是导航仪”,却不知这轮明月早已在心头烙下印记。新学校的宿舍楼没有窗台,我常在深夜翻窗偷看月亮。那夜的月光是冷的,像玻璃碎片洒在水泥地上,让我想起母亲在灶台前熬的米粥,却再尝不出那熟悉的温度。

【波折】

高考前夕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。我蜷缩在宿舍的铁架床上,窗外的雨幕模糊了天际。手机屏幕亮起,母亲发来一张照片——老屋的天井里,父亲正用竹竿挑起晾晒的床单,月光透过云层洒在晾衣绳上,将白衬衫染成银灰色。我怔怔地盯着照片,突然想起去年中秋,父亲执意要带我回乡看月。我们穿过被雨水泡软的田埂,村口的石桥上,他指着桥洞下的水洼说:“你看,月亮碎了,但总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拼起来。”可那天他忽然病倒,医院的走廊里,我握着他的手,发现他的掌心有细小的裂纹,像被岁月磨出的沟壑。

【顿悟】

毕业那年,我带着行李箱站在高铁站。站台上飘着细雨,父亲撑着伞站在三米外,他的身影被雨幕切割得支离破碎。我突然发现,站台的玻璃幕墙映出的月亮竟比天上的更明亮,那光斑在玻璃上流转,仿佛母亲缝制的百衲衣,将无数碎片拼成完整的温暖。列车启动的瞬间,我看到车窗外的月亮被铁轨切割成两半,一半在车窗内,一半在窗外。父亲在站台尽头举起手机,屏幕上的月亮竟与我手中那枚银色的月牙重叠。原来,故乡的月从未真正消失,它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每个游子的瞳孔里。

【余韵】

如今我常在异乡的高楼间仰望月亮,却发现那些被钢筋切割的月光,总带着一丝生涩的棱角。某个加班的深夜,我站在写字楼的落地窗前,突然被玻璃上的反光刺痛眼睛——那分明是故乡的月,被无数个城市的灯火映照成深浅不一的光斑。手机相册里,父亲去年生日拍的那张老屋照片,月光依然洒在青砖墙上,照着墙角的旧陶罐,罐中插着去年中秋采的桂花。原来,月是故乡明,不是因为故乡的月更亮,而是因为故乡的月早已成为生命里最温柔的滤镜,将所有陌生的光晕都染成熟悉的暖色。当我在异乡的月光下写下这些文字时,忽然明白:无论月亮如何变换形态,它永远是那盏等待归人的灯,是母亲在灶台前留下的余温,是父亲在田埂上捡起的碎银,是故乡的风穿过岁月吹进心田的回响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月是故乡明作文(通用34篇) 月是故乡明高考作文800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