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8 06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65)
和解书
(题记)
书页间流淌的不只是墨香,更是人与人之间跨越误解的微光。
(起兴)
那本泛黄的笔记本躺在书桌抽屉里,纸张边缘蜷曲如枯叶,墨迹斑驳却清晰可辨。每当指尖触碰到纸页的纹路,总能听见岁月深处传来的叹息与欢笑。它曾是父亲与我之间最沉默的见证者,记录着那些未曾说出口的争执与未完成的和解。书脊上的裂痕像一道未愈合的伤疤,却在某个清晨被阳光晒得温热,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理解与原谅的隐秘故事。
(层染1)
记得初三那年,我因数学竞赛的失利与父亲爆发激烈争吵。他摔碎了我珍藏的笔记本,碎纸片在地板上散落如雪。我蹲在地上捡拾残页,发现他用红笔批注的笔记竟比我的字迹更工整——"函数图像要画出趋势"、"几何证明需严谨",这些字句在破碎中愈发清晰。母亲悄悄将散落的纸片收拢,用胶水一针一线粘好,却在书页间夹了张字条:"他只是想帮你,不是要毁掉什么。"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这本书本就不是用来写答案的,而是用来承载误解的容器。
(层染2)
多年后整理旧物,在笔记本夹层发现父亲手写的道歉信。信纸边缘有咖啡渍晕染的痕迹,字迹因颤抖而歪斜:"那天我不该摔掉你的本子,但看到你熬夜做题的背影,我总担心你被数学打败。"这些文字像细雨般浸润心田,让我想起无数个深夜,父亲在书房里独自研读我的错题本,用铅笔在空白处画出无数条辅助线。原来他早已在字里行间写下最深的和解,只是需要我用时间去读懂。
(层染3)
书页间的空白处渐渐填满了新的痕迹。大学寒假回家,我主动将竞赛笔记交给父亲,他捧着本子的手微微发抖,却在每页空白处写下鼓励的批注。那些字迹与当年的红笔批注重叠,仿佛在编织一张理解的网。我开始在书页边缘记录自己的成长:第一次独立解出难题的喜悦、与同学争论时的困惑、面对失败时的脆弱。父亲在旁用蓝笔勾画:"解题如人生,需多角度思考。"书本不再只是单向的记录,而是双向的对话,每一道折痕都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。
(点睛)
如今这本笔记本静静躺在我的书架上,书页间的墨香与咖啡渍交织成独特的韵律。它教会我,和解不是抹去伤痕,而是让伤痕成为理解的阶梯;不是消除分歧,而是让分歧孕育新的视角。当文字在纸页间流转,那些曾经的争执与沉默都化作温暖的注脚。这本书最终成了连接两代人的桥梁,每个字句都在诉说:真正的和解,是让误解在时光中沉淀,让理解在静默中生长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和解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