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3 22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9)
村支书先进事迹(通用5篇),优秀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事迹5则范文(共10篇),村支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,天山南北·生如胡杨丨帕米尔高原上的“彩椒书记”:“95后”村支书的富民兴疆路
**村支书先进事迹**
**题记**
春风十里,不如你扎根泥土的脚印。
**引言**
在群山环抱的偏远山村,有一位年过半百的村支书,他用三十年光阴诠释了“责任”二字的分量。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官,而是与村民同吃同住的“老伙计”。他的故事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担当。
**本论1**
1995年,李明远被推选为村支书。那时的村庄泥泞不堪,村民靠天吃饭,生活贫困。李明远带着满身尘土走进村委办公室,墙上挂着褪色的“脱贫攻坚”标语,桌上堆着发霉的文件。他没有豪言壮语,只是说:“咱们得把路修通,把地种好。”于是,他带头挖土修路,手上的血泡比村口的野花还多。村民们起初不信任他,觉得这个“城里来的干部”只会空谈。但李明远用行动证明,他把自家的牛棚改成了临时仓库,把儿子的婚房让出来作为办公场所,甚至抵押了自家祖传的农田。
**本论2**
2008年,山洪冲毁了村里的主路。李明远在泥泞中奔跑,浑身湿透,却坚持在灾后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清理河道。他跪在泥浆里用铁锹挖出被堵的排水口,手指被石块划破,鲜血染红了泥水。村民们看着他的背影,终于明白他不是“镀金的干部”,而是把生命交给这片土地的“守夜人”。此后,他带领村民修建防洪堤坝,用竹子和石头垒起一道道防线,让村庄再未被山洪侵扰。
**结论**
如今,村庄的水泥路通向山外,村民的脸上有了笑容。李明远的白发比当年的稻穗更白,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。他用三十年光阴告诉我们:真正的担当,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,而是默默无闻的坚守。他的事迹,像山间的清泉,润物无声,却滋养出一片希望的田野。
**场景**
清晨的薄雾笼罩着青石村,炊烟从各家烟囱袅袅升起,与山间的雾气交织成朦胧的画卷。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褪色的红灯笼,树根处堆积着干草和落叶。空气中漂浮着柴火燃烧的焦香,混杂着泥土的腥气。远处传来牛铃声,惊起几只觅食的麻雀,扑棱棱地飞向山巅。
**初遇**
李明远第一次走进青石村,是1995年的冬天。他裹着厚重的棉衣,脚下的胶鞋被泥水浸得发黑。村民围坐在村委门口,眼神中带着怀疑和冷漠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蹲下身,帮一位老妇人捡起掉在地上的干菜。这一举动,让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他的温度。他随后提出要修通村里的山路,但面对村民的质疑,他用竹片在泥地上画出规划图,指着山脚的溪流说:“咱们得把这条路修成通向山外的金桥。”
**波折**
2003年,李明远决定引进蔬菜种植项目。他请来农业专家,带着村民在田地里试种。然而,第一年的收成并不理想,霜冻让蔬菜大面积死亡。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,觉得李明远“瞎折腾”。他没有气馁,而是连夜查阅资料,请来农技员分析原因。他发现土壤酸碱度不达标,便带领村民挖出腐殖土,换上新的土壤。第二年,蔬菜长势喜人,村民终于看到了希望。
**顿悟**
2010年,李明远因积劳成疾住院。村民们自发来到医院,带着自家种的蔬菜和鸡蛋,轮流照顾他。他躺在病床上,看着窗外的阳光,突然明白: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而是和整个村庄的命运紧紧相连。他开始调整工作方式,把村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,成立合作社,让知识和技术成为发展的翅膀。
**余韵**
如今,青石村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,村民的手机里存着订单信息,村口的快递站每天人来人往。李明远站在山坡上,看着远处的现代化厂房,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他的事迹,像山间的松柏,扎根于土地,却挺立成希望的象征。三十年光阴,他用脚步丈量村庄的每寸土地,用汗水浇灌出一片生机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担当,是把个人命运与集体未来紧紧相系的信念,是用平凡的坚持创造不平凡的奇迹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王坤友:老黄牛般的共产党员 村干部100字简短事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