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8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65)
**那年安徽的晨雾**
清晨五点,天还未亮,我站在黄山脚下,仰头望着被薄雾笼罩的山峰。山间的松树在晨光中泛着青翠,枝叶间凝结的露珠折射出微弱的光,仿佛星辰坠落人间。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,混杂着远处茶山的清香,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。脚下的石阶被露水浸润,踩上去凉意沁骨,却格外坚实。远处传来零星的鸟鸣,像是山的呼吸,又像是某种古老的召唤。那一刻,我仿佛听见了安徽的脉搏,沉睡在晨雾中的徽州大地正缓缓苏醒。
初遇安徽是在一次家庭旅行中。父母带着我驱车穿越皖南的丘陵,车窗外的稻田在晨光中泛着金黄,偶尔有几只白鹭掠过水面,翅膀划开湖面的倒影。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,车轮碾过青石板路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父亲指着远处的村落说:“你看,那是宏村,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,像一幅水墨画。”我望着那些白墙黛瓦的房屋,檐角飞翘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,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悸动。然而,真正的惊喜却在抵达山脚后。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照在黛色山峦上时,整座山仿佛被镀上一层金边,连空气都变得透明,能看见远处飘渺的云海在山间流动,宛如仙境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安徽的美,不在于它的壮丽,而在于它将自然与人文编织成一种静谧的诗意。
波折发生在次日的登山途中。我们选择攀登光明顶,但山路上的雾气愈发浓重,能见度不足十米。父亲走在前面,脚步稳健,却几次停下脚步,似乎在寻找方向。我紧盯着他的背影,心跳随着脚步加快。忽然,脚下一滑,我跌坐在湿滑的岩石上,膝盖传来一阵刺痛。母亲慌忙扶起我,而父亲则默默捡起我掉落的水壶,用布巾擦拭着壶身上的泥水。我们继续前行,却在一处山崖边迷失了方向。同行的向导低声说:“前面有岔路,得看天色。”我抬头望向天空,云雾如棉絮般堆积,遮住了太阳的踪迹。就在我们犹豫时,一位挑着扁担的老农从山道上经过,他停下脚步,用方言询问我们的目的地。父亲用略带生涩的皖语回应,老农却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石阶,说:“顺着这条小路走,别怕,有云雾挡着,山会给你指引。”我们跟随他的指引,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,每一步都踏在青苔覆盖的石板上,发出细微的摩擦声。终于,在一处山坳中,我们看到了光明顶的轮廓,而那片云雾,竟在我们脚下缓缓散开,如同被风吹散的纱帐。
顿悟是在登上光明顶后的黄昏。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巅,将云雾染成橙红色,仿佛天地间燃起了一团火焰。我望着远处的徽州村落,炊烟袅袅升起,与山间的云雾交织在一起,分不清是人间烟火还是自然幻影。父亲轻声说:“安徽的山水,总在你最疲惫时给予答案。”我忽然想起前日的迷路,那些看似无解的困境,最终都被山的指引化解。或许,安徽的美不在于它如何壮丽,而在于它教会人如何在混沌中寻找方向。那一刻,我仿佛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灵魂——它不喧哗,却始终在静默中传递着古老的智慧。
余韵是夜幕降临时的感悟。我们坐在山腰的茶寮里,品着一壶黄山毛峰,茶香在空气中弥漫。老板是位年过六旬的老者,他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擦拭着茶杯,讲述着徽州人如何与山共生。他说:“你们看这茶,得等云雾散去,阳光洒在茶山上,才能采到最好的芽。”我望着杯中缓缓舒展的茶叶,忽然意识到安徽的山水与人,就像这茶一样,需要耐心等待,才能品出深意。夜风拂过山林,带来松涛的低语,而那片晨雾,似乎从未真正散去,它化作记忆的碎片,永远萦绕在心头。安徽的美,是晨雾中的山峦,是黄昏时的村落,更是那些在困境中悄然浮现的温暖与希望。它教会我,真正的风景不在远方,而在心灵的深处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安徽作文
上一篇:课题申报书范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