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经典名句 > 早安说说 > 本文内容

变与不变作文(通用21篇) 追求永无止境作文800字
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15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92)

不变的是作文优秀(通用22篇),不变的是作文,不变的是什么作文500字,命题作文:依然不变的是

**不变的是作文**

**题记**:

时光如流沙,岁月似长河,唯有笔尖下的文字,始终如一地镌刻着生命的温度。

**起兴**:

老屋的木桌上,常年摆着一方青石砚台。斑驳的木纹里嵌着岁月的痕迹,砚台边缘的裂痕像一道道无声的年轮。母亲总说,这方砚台是父亲留下的,从我记事起便未曾挪动过。每当夜深人静,台灯的光晕洒在墨色纸页上,那抹沉静的黑便与砚台的青色相映成趣。作文本的扉页上,父亲用蝇头小楷写着“文以载道”,字迹已有些模糊,却始终清晰地印在记忆深处。这方砚台,这本作文本,仿佛是时光长河中永不沉没的锚,将我与过往的岁月紧紧相连。

**层染1**:

木桌的角落里,还躺着几本泛黄的作文本。纸张边缘卷曲如浪,墨迹晕染如云,却始终保持着某种神秘的秩序。记得初学写作时,父亲曾握着我的手在砚台边写下第一行字:“作文不是写给老师的作业,而是写给自己的心。”那时我不懂,只觉得墨水在纸上洇开的痕迹像一群慌乱的蚂蚁。直到某次考试失利,我蜷缩在木桌前哭泣,父亲默默将砚台推到我面前,砚中墨水静静流淌,如同他未曾言语的安慰。那些被泪水浸湿的字句,竟在墨水的晕染中显出另一种深邃,仿佛文字本身有了生命,替我说出了无法言说的委屈。作文本上的字迹,从工整到潦草,从稚嫩到沉稳,始终是父亲眼中最真实的我。

**层染2**:

老屋的窗棂上,爬山虎年复一年地攀爬。它们的藤蔓在夏日的阳光里舒展,在冬日的风雪中蜷缩,却始终沿着那扇雕花木窗生长。母亲总说,爬山虎是活的,但它们的轨迹从未偏离那扇窗。这让我想起作文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意象:母亲的围裙、父亲的烟斗、老屋门前的槐树。它们在文字里游走,如同墨水在纸上流淌,看似随意,实则暗含章法。去年深秋,槐树的落叶铺满庭院,我坐在木桌前写作文,笔尖划过纸面时,忽然听见母亲在厨房轻声哼着童谣。那声音与二十年前一样,穿过时光的缝隙,落在我的笔尖上。作文本上的字句不再只是冰冷的符号,它们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让那些被岁月冲淡的记忆重新鲜活。

**层染3**:

城市的霓虹灯在窗外闪烁,老屋的灯光却始终如豆。我常在深夜伏案写作,窗外的车流声与屋内的墨香交织成奇异的韵律。某次整理旧物,翻出父亲生前写的批注,那些密密麻麻的朱砂字迹在作文本上蜿蜒生长,像一条条温暖的河流。他曾在批改我关于“时间”的作文时写道:“变化是生命的常态,但作文本上的文字,是永恒的标本。”这句话让我怔忡良久。父亲离去后,母亲仍坚持在木桌前批改我的作文,她的笔尖在纸页上划出的折痕,与父亲的批注重叠成一幅无声的画卷。作文本上的墨迹与朱砂,是时间的两种形态,一个流动,一个凝固,却共同编织着不变的牵挂。

**点睛**:

作文本上的文字,是时光的琥珀,封存着最真实的瞬间。那些被泪水洇湿的字句,那些被朱砂勾画的段落,那些与爬山虎一同生长的比喻,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:真正的不变,不是静止的物象,而是穿透时间的情感与信念。父亲的砚台仍在,母亲的批注仍在,而我笔下的文字,也终将在某个清晨,成为别人记忆中的光。作文的意义,或许就在此刻——它不仅是记录,更是传承,是让那些看似易逝的瞬间,在文字的长河中永远流淌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变与不变作文(通用21篇) 追求永无止境作文800字

上一篇:以心为话题的作文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