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1-16 15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82)
总要在尤溪乡村,花山·文苑丨在春天,灵山圩日的记忆:往昔市集的繁华与温暖,腊月赶圩
**菜市场●集市●“圩”**
夏日的傍晚,蝉鸣裹挟着热浪在空气中翻滚,老城区的巷口渐渐热闹起来。青石板路上,卖菜的摊贩们支起竹筐,吆喝声此起彼伏,仿佛某种古老的韵律。新鲜的青菜还沾着露水,鱼贩的案板上银鳞跳跃,豆腐摊的蒸汽氤氲着豆香,混杂着油条的焦香与腌菜的咸味,勾勒出一幅烟火气十足的画卷。穿堂风掠过人群,卷起几片碎叶,也卷起街角阿婆们絮絮叨叨的闲话。这里没有高楼的冰冷,只有市井的鲜活,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,任由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喧嚣中流淌。
那年暑假,我第一次跟随母亲去乡下的“圩”。清晨五点的天色还泛着灰蓝,村口的土路被露水打湿,泥泞中却藏着生机。母亲挎着竹篮,踩着咯吱作响的木屐,穿过挤满人群的集市,仿佛一位熟悉这片土地的舞者。摊贩们将新摘的莲蓬摆成金字塔,鱼贩用竹竿敲打鱼身,发出清脆的“啪啪”声,老农握着镰刀,将刚割的稻谷堆成小山。我的目光被一位扎着花布头巾的妇人吸引,她正用竹筛筛着豆子,动作娴熟得像在编织一首古老的歌谣。母亲说,这是“圩”的味道,是乡下人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我点点头,却未能真正理解她话语中的深意。
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争执打破了集市的宁静。那天,我正蹲在摊位前挑选西红柿,突然听见隔壁摊位传来怒吼:“你这是偷工减料!”原来,一位中年男子的秤砣被偷走,他质问邻摊的老板娘是否作弊。老板娘满脸通红,手指颤抖着指向对方:“你家的秤杆是断的,怎么不自己校准?”人群渐渐围拢过来,有人低声议论,有人默默观望,整个集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母亲拉起我的手,快步穿过人群,却在转角处停住。她蹲下身,从竹篮里取出一颗青豆,轻轻放在秤盘上。男子的秤杆微微下沉,母亲说:“你家的秤杆是断的,怎么不自己校准?”他愣住,脸上的怒意瞬间消散。原来,他早已察觉秤杆有问题,却始终不敢承认。这一刻,我仿佛看见了集市的另一面——它不仅是交易的场所,更是人情的试金石。
集市的喧嚣重新响起,但我的心情却悄然改变。回家的路上,母亲轻声说:“圩不是普通的集市,它承载着乡下人的记忆。”我望着她布满老茧的手,突然意识到,那些在摊位前讨价还价的乡亲,那些用方言交流的笑声,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衫,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。母亲的竹篮里装满了青菜,却也装满了故事。我开始明白,圩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域,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是乡下人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生活的诗篇。
夜幕降临,集市的灯火次第亮起,像散落在大地上的星子。我站在巷口,望着最后一辆板车驶过,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仿佛仍在耳畔回响。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背影、被岁月磨旧的秤杆、被生活打磨的笑脸,都在这一刻变得清晰。母亲说,圩是乡下人最真实的模样,而我却觉得,它更像一种传承,一种在喧嚣中依然坚守的温情。如今,城市里的超市取代了传统市场,但那些在圩上相遇的瞬间,那些用秤杆衡量的诚信,那些用方言传递的乡愁,却始终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。
当最后一缕炊烟消散在暮色中,我明白,圩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,一种对传统的眷恋。或许有一天,城市会忘记它的存在,但那些在圩上奔跑的童年、在摊位前讨价还价的岁月、在灯火下交换的温情,将永远鲜活。菜市场、集市、圩,它们或许只是不同的称呼,却承载着同样的温度——那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连接,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热闹的集市作文400字(通用35篇) 全国各乡镇圩日表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