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4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12)
中国诗歌报诗词创作室临屏精华版归雁,辛丑诗,「满庭芳女子诗社」12月社课,二十一
旧约归鸿霜前至
题记:鸿雁传书未有期,霜信催人忆旧约
深秋的清晨,我站在老宅的廊檐下,看霜花在青瓦上凝结成晶莹的冰晶。檐角铜铃被晨风拂动,叮咚声里仿佛有旧时的信笺在飘摇。父亲曾说,霜降时节的鸿雁是带着故人书信归来,而此刻我却分明听见了岁月深处的叹息。这个被霜色浸染的黄昏,让我想起祖母临终前那句"旧约归鸿霜前至",像一粒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,长成一片关于承诺与时光的森林。
霜降的清晨总是格外清冷,我习惯性地裹紧棉袍,望着天边那抹暗红的霞光。远处的芦苇荡在风中低垂着头,仿佛在等待什么。父亲年轻时曾带我去看迁徙的鸿雁,他说这些候鸟每年都会准时归来,如同信使一般。那时我总以为,这不过是自然规律,直到去年冬天,我在整理旧物时翻出祖母缝制的棉被,内里藏着的不仅是细密针脚,还有她用红绳系着的三枚铜铃。铜铃上刻着"归鸿"二字,是祖父生前最爱的物件。原来有些约定,早就在时光里沉淀成永恒的印记。
记忆中的鸿雁总在暮色中盘旋。那年我随父亲去雁荡山,山间的雾气像极了旧时的信笺。我们站在山巅,看成群的雁阵掠过云层,父亲说它们是带着故人书信归来。那时我尚不解其中深意,直到去年深秋,我独自在老宅阁楼发现祖母的日记本。泛黄的纸页间,她用颤抖的笔迹写着:"三月三日,祖父说要给我寄来雁翎书签,可他终究没能等到霜降。"日记的最后一页,还夹着半幅褪色的铜铃,铃舌上系着的红绳早已断裂。原来那些飞越千山万水的鸿雁,早已成为跨越生死的信使。
霜花在窗棂上蔓延时,我总想起那个被风雪困住的黄昏。那年我高二,因病住院,祖母执意要给我送药。她裹着厚重的棉袄,在寒风中蹒跚了半日,最终在暮色里遇见了我。她怀里揣着的不仅是药罐,还有用旧毛线编织的暖手炉。"霜降前你该回来了",她的话裹着热气,在病房里氤氲成一片温暖的雾。那时我尚在病榻上,却分明看见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未落的雪。后来我才知道,她每天都要在霜降前日赶往医院,就像候鸟守着季节的约定。
老宅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越的声响,仿佛在叩问时光。前年清明,我带着新制的铜铃去祭扫祖坟,发现祖父墓碑旁竟有几根雁翎。风穿过林梢,带着泥土的腥气与草木的清香,恍惚间我听见祖父的声音:"鸿雁南飞时,霜信便至。"那些曾被我视为寻常的自然现象,原来都暗藏着未言说的约定。就像祖母临终前紧握的红绳,像父亲年年寄来的书信,像母亲在每个霜降日里熬煮的姜茶,都在时光的褶皱里编织着看不见的网。
此刻我站在霜色渐浓的庭院,忽然明白"旧约归鸿霜前至"的深意。那些被岁月磨旧的承诺,如同迁徙的鸿雁,总会在特定的时节归来。祖母的铜铃在风中轻响,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守候的故事。或许真正的约定不在形式,而在守候的坚持里。就像霜花在黎明时分悄然绽放,又在正午阳光下消融,却永远改变着大地的轮廓。那些被我们珍藏的旧约,终将在时光的霜降里,化作生命里最温柔的回响。
暮色四合时,我将新制的铜铃系在窗前。风掠过铃舌的瞬间,我仿佛看见无数个霜降日里,有人在等待,有人在守候,有人在将承诺镌刻成永恒的印记。老宅的屋檐下,寒霜正在凝结,而那些被时光封存的约定,终将在某个霜降的清晨,化作归鸿的羽翼,穿越岁月的长河,抵达等待的彼岸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「满庭芳女子诗社」12月社课 诗篇114逾越节之歌
上一篇:伤感00后个性签名女生陌路离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