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0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61)
亲子共悦读,亲子共读感悟,亲子共读的个人心得及感悟(通用3篇),亲子共读的收获和感悟
**亲子共读感悟**
**场景**
夏夜的蝉鸣渐歇,我伏在书桌前,指尖摩挲着泛黄的书册,窗外的月光斜斜洒在书页上,将文字染成银白。母亲坐在一旁,手中捧着一本诗集,偶尔抬眼与我交流,目光温柔如水。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墨香,混合着母亲身上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,仿佛时光在此刻凝固。书页翻动的声音与母亲轻声的诵读交织,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,让整个房间充满了静谧与期待。这样的场景,总让我想起童年时的每个夜晚,父母与我共读的时光,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,承载着无数温暖的回忆。
**初遇**
记得七岁那年,我因感冒高烧,昏昏沉沉中听到母亲轻声念着《小王子》的片段。她将故事中的玫瑰与狐狸娓娓道来,仿佛在编织一个梦境。我迷迷糊糊地抓住她的衣角,感受到她指尖的温度,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阅读的魔力。后来,母亲总在睡前为我读童话,从《安徒生童话》到《格林童话》,她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心田,将我带入一个充满奇遇的世界。那时的我,只觉得书中的角色鲜活如生,而母亲的陪伴让这些故事有了温度,也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最初的向往。
**波折**
然而,随着年龄增长,我开始抗拒父母的“干预”。初中时,母亲坚持每晚读《论语》,我却觉得那些古文晦涩难懂,甚至在她读到“学而时习之”时,故意翻出漫画书来打岔。她没有责备,只是默默将书放在一旁,任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直到某个雨夜,我因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,母亲轻声问我是否想听故事。我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她翻开一本《小王子》,重新讲述那朵孤独的玫瑰。这一次,我仿佛听懂了她话语中的深意,那些曾被我忽视的句子,竟在雨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**顿悟**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亲子共读并非单向的灌输,而是双向的情感流动。母亲读《小王子》时,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童年纯真的怀念;而我读她的陪伴,却感受到一种超越文字的爱。我们曾因阅读方式不同而产生隔阂,却在某个瞬间发现,书籍是连接彼此的桥梁。我开始主动与她分享《三体》的科幻世界,她也愿意听我讲述对《百年孤独》的困惑。那些曾经的争执,在书籍的共鸣中化作理解,仿佛我们终于找到了共同的语言。
**余韵**
如今,我已是一名高中生,课业繁忙,与父母的交流也逐渐减少。但每当翻开书页,总会想起那些与母亲共读的夜晚。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,更是情感的容器。她教会我如何在文字中寻找答案,而我学会了如何用阅读回应她的牵挂。亲子共读的时光,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,照亮了我们彼此的内心。或许,真正的阅读并非追逐情节的跌宕,而是与所爱之人共享一段静谧的时光,在字里行间传递无声的爱与理解。这样的感悟,早已超越了书籍本身,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亲子共悦读 亲子共读感受2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