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09 00:00:01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2)
端午节的作文,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,六年级语文写作端午节主题作文,端午节作文300字
端午节作文
晨光微熹,粽叶的清香混着艾草的苦涩在空气中浮动。我站在老屋门前,看着巷子里飘荡的龙舟鼓声,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,回到了童年记忆里那个充满粽香的端午。母亲将青翠的粽叶在水中浸润,糯米在竹匾里泛着晶莹的光泽,父亲握着木勺在锅中搅动,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。这熟悉的场景,像一串永不褪色的珠链,串联起我与端午节的点点滴滴。
那年端午,我第一次跟着外婆学包粽子。她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,填入泡软的糯米,又在中间夹进几颗咸蛋黄。"要捏紧,不能漏米。"外婆的手指灵巧地翻飞,粽叶在她掌心弯成完美的弧度。我学着她的样子,却总把粽叶捏得皱巴巴的,糯米像调皮的小沙粒从指缝溜走。外婆笑着将我的粽子放进锅里,蒸熟后却变成了歪歪扭扭的"小怪兽"。"端午节的粽子要像龙舟一样整齐划一。"她轻抚着我的头,将一串艾草挂在门楣上。那时的我还不懂,为何这个节日要吃粽子、赛龙舟,直到多年后,我才明白这些习俗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。
端午的龙舟赛总在午后拉开帷幕。江面波光粼粼,岸边早已挤满了人。我站在观赛台上,看着那艘艘木船在浪花中穿梭,鼓手的呐喊声与桨声交织成恢宏的乐章。突然,我注意到其中一艘龙舟的鼓手是个少年,他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却始终紧握鼓槌。比赛进行到第三圈时,那艘龙舟突然落后,少年却咬紧牙关,将鼓声敲得更急。船员们齐心协力,终于在终点线前追上。欢呼声中,我看到少年抹去额头的汗水,露出释然的笑容。这幕场景让我想起外婆包粽子时的坚持,那些看似笨拙的重复动作里,藏着对传统的执着守护。
暮色渐浓时,我独自来到江边。江水在夕阳下泛着金光,远处的龙舟早已归港,船上的鼓声化作余韵在晚风中飘荡。我蹲下身,将一串艾草轻轻放入水中,看着它们随波逐流。忽然明白,端午的习俗就像这江水,既承载着历史的重量,又在岁月中不断流淌。那些被汗水浸润的粽子,那些在鼓声中搏击的龙舟,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坚守的故事。母亲曾说,端午的粽叶要选三年以上的老竹,因为只有历经风霜的叶子才能包裹出最香的粽子。此刻,我仿佛看到无数代人用双手将文化传承,像粽叶包裹糯米般紧密而执着。
离乡的那年端午,我带着对传统的理解远赴他乡。在异国的江畔,我看到当地人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:有的将粽子换成三文鱼卷,有的用电子鼓代替木鼓。但当我在超市看到印着"端午快乐"的包装袋时,突然想起外婆教我的那句"粽子要裹得紧,文化要传得远"。我取出随身携带的粽叶,用手机视频向母亲展示如何将糯米包裹成完美的形状。视频那头,外婆笑得眼角都弯成了月牙,她说:"不管在哪里,端午的味道都该是粽叶的清香。"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传统不是固守不变的符号,而是像粽叶包裹的糯米,在时代的变迁中依然能保持本真的味道。
暮色中的江水依旧流淌,我站在岸边,看着远处的灯火映照着波光。端午的习俗在岁月中不断演变,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未变。从外婆手中的粽叶到现代的包装袋,从木鼓的节奏到电子音乐的旋律,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,我看到了文化的传承之道。就像那艘在比赛中奋起直追的龙舟,只要心中有信念,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。端午节的钟声在记忆中回响,它提醒着我们:无论身处何方,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习俗,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